永不落幕的马街书会丨大河风物

时间: 2024-02-26 12:43:03 |   作者: 常见问答

  人如海,乐如潮,以天为幕,以地为台。每逢正月十三,河南省宝丰县马街村都会迎来一场盛会,这是一场专属于曲艺人和曲艺爱好者的露天演唱会,这是一场“一天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的曲艺盛宴。

  这一天,全国数千名曲艺人负鼓携琴汇聚于此,举行祭拜师祖和收徒拜师仪式,以曲会友。京韵大鼓、山东琴书、三弦书等40多种曲种和上千部传统及现代曲目在这里集中展现。

  “马街十三会”历史悠远长久、源远流长。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为统计赶会艺人,让艺人到火神庙里进香钱。香案前放一口大斗,每人只许进一文,下来一数两串七。也就是说,那年到会的艺人有2700人。

  马街书会被誉为“中国曲艺史活化石”,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马街能有如此形式的曲艺盛会?原因众说纷纭,大致有“四说”。

  一说是春秋时,为纪念定居在马街的“弹唱高手”应国大夫张舒,所以在张公正月十三离世的这天,友人聚集马街,以曲怀友,以此延续。

  一说是东汉前的某个正月十三,正在火神庙祭祀的乡民艺人助刘秀阻击莽军追兵,刘秀当了皇帝后,免去马街一带三年皇粮,钦赐“三皇社”御牌一面,后为感皇恩年年起会,至今当地仍有“光武封、书会兴”的说法。

  一说是宋代末,为纪念逝世的马街“写书达人”朱秀才,各路艺人于正月十三这天赶到马街,摆起书摊,弹唱他写的唱段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的书会。

  还有一说是早年马街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桃李满天下,每年正月十三,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其献艺祝寿。年复一年,渐渐成了传统。

  尽管书会起因众说不一,但艺人们代代相传,来马街说书的艺人确实慢慢的变多,马街书会的历史也绵延至今,在马街书会的文化空间里,说书者与听书者融为一体,不断擦亮宝丰文化的金字招牌。

  马街书会规模慢慢的变大,人数最多时达到30余万人,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是什么让马街这个曲艺演唱会越做越大、越办越强,不断成为听书听曲的“中国血脉觉醒”后年轻人的打卡地?

  马街书会作为时代产物,但并未跟着时间发展而凋零消逝,其屹立不倒的秘诀就在于保留原汁原味内容的基础上,与时代相向而行,不断以新姿态招揽八方来客。

  形式上与日俱新。马街书会传承700多年,如今已从“乡间麦田”走向了“网络云端”,顺着网线,马街书会的“文化味儿”弥漫在互联网空间的每个角落。

  今年马街书会的主题是“守望说唱,情系万家”,包括16个系列活动,除了传统民俗对戏、收徒拜师、传统优秀长篇大书曲目展演、书状元评选等活动外,长篇大书擂台赛、刘兰芳、王印权夫妇携弟子东北大鼓、长篇鼓书展演以及民间艺人亮书活动,都吸引了天南海北的观众观看。

  内容上耳目一新。艺人表演如痴如醉,观众观演聚精会神,喝彩声、欢呼声飘出老远。书会东南角的刘兰芳艺术馆前的舞台上,除了河南坠子、快板、三弦书、安徽琴书、评书等传统曲种之外,还融合了杂技、歌曲等节目。

  现场,贵州侗族大歌、青海花儿两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首次展演;“非遗大集”集中展示汝瓷烧制技艺、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等21个项目和特色产品,给游客带来一场“看得见、尝得到、摸得着、可带走”的非遗大餐。

  传承上花样翻新。今年马街书会参会艺人1056人,最大年龄的是86岁,最小的只有6岁,300余名小艺人登台亮相,边打边唱,稚嫩的童音吸引不少人围观,为马街书会注入了年轻力量。现场还有一些外国曲艺爱好者前来赶会,切身感受中国曲艺的魅力。

  艺人在这里拜师收徒、切磋请教,为曲艺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刘兰芳在马街村举行了收徒仪式,现场将七位曲艺人收入门下。老艺人坚守,新艺人辈出,曲艺在传承中绽放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一片麦地,吸引着天南海北的艺人。寒风、暴雪、严寒都在见证着曲艺人的热爱和执着,他们不愿这些“文化宝藏”蒙尘,便迎风踏雪而来,麦田乡音穿透风雪,久久回响在宝丰马街上空。

  马街书会从历史中走来,在现实中奋斗,更应该向未来处眺望,真正的完成“声”生不息、永不落幕。

  用好传统和新潮“两种方式”。我们惊喜地看到,慢慢的变多年轻人爱上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自信正在新时代年轻人心中扎根生长。众多网友被《新龙门客栈》迷得神魂颠倒,戏曲电影《白蛇传情》成功“圈粉”年轻观众,《声声慢》《武家坡》等戏曲和流行音乐融合创新的歌曲吸引了广大年轻人这都让大家看到,曲艺“破圈”还有无数种可能。

  打通网上和网下“两种路径”。民间传统文化从来不缺魅力,缺的是传播。近年来,在互联网加持下,慢慢的变多的民间传统文化从一方小舞台走向网络大世界,打开了一扇走向年轻人的“门”。受众的年轻化以及审美的多元化,又反过来推动了民间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也给曲艺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用好坚守和变革“两种手段”。形式是手段,宣传是辅助,精神才是马街书会的内核。这里不仅是曲艺人表演的场地,更是交流感情的平台。在民间曲艺的传承与发展中,真正让精神内核成为书会经久不衰的立身之本,让与时俱进称为经久不衰的动力,在这里不断上演着现传统曲艺的焕新,不断成就新的经典。

  细看,风搅雪中艺人坚守、万人奔赴、孩童传承、全民参与,让这场最具中国风的演唱会有了温度、有了新意,马街书会才会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热辣滚烫、永不落幕。

下一篇: 12345便民“总客服”
网站首页 产品分类 电话联系